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100staff为什么不加s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100staff为什么不加s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炮射导弹是如何进行发射的?其制导精度如何?每次发射对于火炮炮管是否有影响
炮射导弹是一种很有争议的武器装备。
它的发射并不复杂。就是借助坦克炮管当发射箱,以坦克自身的指挥、观瞄、装填系统将导弹发射出去,跟正常的箱式发射差不多。

以苏联的9M117“堡垒”(北约代号AT-10“圆锥”)炮射导弹为例,其导弹就像炮弹那样装在金属药筒内,口径100毫米,长约1米左右。药筒内有发射药,导弹自身有固体发动机。
▲9M117“堡垒”
发射分两步,第一步击发,导弹接通电源,制导、控制设备开启,陀螺仪高速运转起来。第二步,1.5秒延时后,发射药起爆将导弹推出炮管,使它获得一个100多米/秒的初始速度,发射就完成了。
导弹出膛后,尾部弹托脱落,主发动机点火将导弹加速到400米/秒左右向目标飞去。炮射导弹的射程从最初的2000米,逐步提高到4000米,再到现在的6000多米。使坦克能在敌方坦克射程以外发起攻击,实现了“防区外打击”效果。
▲美国“谢里登”坦克发射“橡树棍”导弹
其发射装置由最初的特殊炮管(美国M551“谢里登”坦克用152毫米炮管配合“橡树棍”导弹),发展到与坦克炮合一的通用炮管。适用范围迅速扩大,步兵战车上的100毫米炮也能发射,具备了远距离攻击主战坦克的能力。
再说精度,这是导弹固有的优势之一。
第一代炮射导弹中,美国的“橡树棍”、苏联的“红宝石”、“眼镜蛇”等都采用半主动无线电制导方式。射手要持续瞄准目标,跟踪导弹红外信号,坦克火控系统计算偏差,通过无线电发送给导弹,直到命中目标。无线电波容易被干扰,引导期间坦克要保持静止或低速移动,也容易受到攻击。
后来人们>利用span>激光驾束制导方式,苏联的9M117“堡垒”、9M119“芦笛”、法国的“阿克拉”导弹等都是激光驾束制导。以色列的“拉哈特”炮射导弹则采用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技术。
▲激光驾束制导
激光方向性好,精度更高。激光照射器发射直径6米左右的编码波束,导弹在激光波束中飞行。导弹尾部的接收器接收信号,计算航向与激光波束中心的偏差,从而调整舵面飞向目标。因接收器在弹尾,只能从后方干扰,所以抗干扰能力极强,导弹精度很高,可以说指哪打哪。
只是各炮射导弹仍要由坦克中继制导,这是个大缺点。它攻击的都是2000米以上的远距离目标,飞行速度又慢,平均才300多米/秒。攻击4000米距离上的目标要飞十几秒,如果坦克在制导期间遭受攻击,无法持续照射,那导弹的精度也就无法保证了。
另外,这么长的时间给对方留下了充足的机动和主动防御时间,如何稳稳的锁定目标,对射手的操作能力也是个巨大考验。
▲9M112眼镜蛇
最后,炮射导弹对坦克炮管没什么影响。受精密电子设备的影响,炮射导弹能承受的最大过载值有限,初速比炮弹慢的多,发射膛压也低。对动辄发射初速1500米/秒以上穿甲弹的炮管来说,这毫无压力。
综上,炮射导弹是一种优点缺点都很突出的装备,争议颇多。但它代表了坦克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坦克观瞄系统革新,态势感知能力增强,制导方式改变,炮射导弹将成为坦克争霸战场的新利器。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欢迎关注,一起了解有趣的知识。
炮射导弹是利用坦克、装甲车辆火炮或地面反坦克火炮发射的导弹,也可以说是具有制导功能的炮弹。在一开始,研制炮射导弹的目的为了弥补坦克炮的不足,用导弹来提高坦克火力的射程和精度。炮射导弹主要利用坦克主炮管发射,但它并非是把导弹像炮弹那样发射出去,而是在坦克炮膛内点火发射,以亚声速飞向敌方目标。
炮射导弹是导弹和火炮的有机结合,和其他导弹相比,炮射导弹可以直接使用坦克的火炮、观瞄系统,以及指挥制导系统,不用再“另起炉灶”,所以在装备和使用上适应性更强。
由于炮射导弹具有优良的战术技术性能,可以赋予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远距离精确打击装甲目标和有限反武装直升机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军事大国就开始了炮射导弹的研制。
美国在1966年研制了MGM-51A橡树棍炮射导弹。该导弹采用红外-波束制导方式,导弹长度1109mm,最大射程3km,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只有323 m/s,穿甲能力430mm,但在实际测试中橡树棍的命中效果实在差强人意。STAFF是美国为其现役M1A1和M1A2 主战坦克上120m坦克炮研制的一种炮射导弹,STAFF的中文意思是“末端制导发射后不管灵巧弹药”。1990年,成功地进行演示验证; 1992年底,美军首次对外宣布 STAFF将是美国陆军装备的第一种用坦克炮发射的灵巧弹药; 1997年成功试射。该导弹使用一种超长的双层药型罩自锻成型侵彻战斗部( EFP) ,破甲威力较常规弹提高33%,射程8km。同时。美国还为M1A1和 M1A2主战坦克的120 mm 坦克炮研制了TERM-KE炮射导弹。TERM-KE的中文意思是“坦克增程弹药计划-动能方案”。TERM-KE 炮射导弹采用动能侵彻的穿甲原理,配装长杆动能穿甲战斗部。该导弹射8km,炮口初速800m/s ~900m/s,最大速度 1650m/s。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在过去一段时间对于炮射导弹的兴趣不大,而俄罗斯长久以来就坚持对炮射导弹的研究,研制成功并大量装备了多个型号的炮射导弹。目前,俄罗斯的炮射导弹共有三个系列。
9M112 眼镜蛇炮射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用制式的主战坦克火炮发射的反坦克导弹,于1976年装备部队,采用半主动无线电指令制导,在整个交战过程中,炮长必须将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同时用瞄准镜内的测角仪跟踪飞行时尾部带有红外源的导弹,计算装置计算出导弹的弹道与瞄准线偏差后,通过无线电通信线路将修正信号传递给飞行中的导弹。该弹续航速度为500 m /s,最大射程4000 m,侵彻威力700 mm ~800 mm,一辆坦克标准携弹量为6枚。其缺点是最小交战距离在 1000 m 以上,无线电通信线路易受干扰,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
1980年,苏联开始研制9M117新型炮射导弹,该导弹弹体长1098 mm,质量 18.4 kg,最小射程100m,最大射程4000m,导弹飞行4000 m的时间为13.5 s。战斗部采用串联聚能装药,破甲深度为600mm ,命中概率不低于0.8。该导弹采用半主动激光驾束制导,发射时操作手通过瞄准镜瞄准并跟踪目标,同时制导仪发出调制激光束,导弹沿激光束中心飞行直至击中目标。
9M119炮射导弹于1986年列装,制导原理与9M117类似,也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该导弹采用了喷射速度极高、燃烧速度极快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其最大速度可达800m/s,飞行时间更短。9M119导弹总质量 17.2 kg,最小射程100 m,最大程5000m,配用于T72B、T-72C、T-80U 及 T-80UD、T-90E 坦克的 125mm 滑膛炮,一辆坦克通常可携带6枚。
到此,大家对100staff为什么不加s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100staff为什么不加s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