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基金分红为什么能节税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基金分红为什么能节税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自然人股东取得分红,20%的个人所得税能节税吗
挂牌公司(新三板)的自然人股东,持股期限超过1年,免征分红的个人所得税。
参考:

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2019年第78号公告《关于继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规定:
一、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对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公司盈利了,股东自然要享受到收益,但是并不是只有20%的个人所得税这一种方式。
1. 看企业的>性子/strong>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来讲,那么如果要分红,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后,按照20%的股息红利所得来交税。这个时候影响最终分红的除了这个20%,还有前面一道环节的所得税。如果是25%的企业所得税率和有税收优惠的情况下,就会有所差异。但是如果不是公司制企业,那么可能就不是这个计算方法。比如,我们注册的是个人独资企业,并且是查账征收的,那么就是按照收入-成本费用损失等,在按照五级累进税率来算税。如果是按照核定征收的,那么可能是按照固定的征收率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股东/投资人,所需要缴纳的税是不尽相同的。
2. 看税前税后
股东要取得收益,不一定都要在税后进行分配。作为公司的股东,也可能同时是公司的员工,那么这时候,也应该取得相应的报酬。股东也可以有合理的薪酬计划,福利计划,一方面应对日常的开支,一方面可以做下税收的测算,使得自己的税负较优。
3. 是不是一定要以自然人分红的>情势/strong>
股东是不是一定要以自然人的形式投资入股,是值得商榷的。当最后的收益要进行再投资的时候,直接入股不一定是最优。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取得股息、红利所得,是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所以,具体选择什么样的身份来入股,是以自然人的身份还是公司的身份,应该设计什么样的股权结构,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经营状况,进行未雨绸缪。
同时,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现在企业的财税情况透明度越来越高,以前那些通过私账走账转移利润的方法逐步过时了,股东获取收益不能再选择那些不规范的方法,应尽量进行提前的筹划;
二是筹划的时候不要过于激进,有些所谓的税收洼地注册企业税收优惠比较大,但是也要看自己的企业适不适合,节税还是要以真实的交易为基础。
总之,股东/投资人如何取得收益,是以什么身份来取得收益,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好。
如果所有的事情已经既定了,那么就没有太多的余地了。
2019年小微企业所得税大减,那么股东分红该怎么节税
没有好建议。国家是给企业减税,不是给老板减税,这个要搞清楚。给企业减税是为了省下的钱能投入再生产。
算一下吧。假定营业额10万,毛利3万,不含工资。
新政前,
增值税=10×3%=0.3万,
其附加税=10×0.4%=0.04万。
企业所得税=((3-0.3-0.04)×50%)×20%=0.266万
分红个人所得税=(3-0.3-0.04-0.266)×20%=0.4788万。
股东实际到手金额为=1.9152万。
新政后
增值税免除,附加税免除。
企业所得税=3×25%×20%=0.15万。
个人所得税=(3-0.15)×20%=0.57万
股东实际到手=2.28万
从上面比较来看,股东增加的收入要小于减税的额度。
这相当于3万的利润被征收24%的税。如果你把这些做成工资,那社保统筹部分是33%左右,再加上自己缴纳的,应该拿到手的更少。
所以从合法的角度讲没有好建议。只能为自己增加这点收入高兴一下。
这个问题是很多中小微企业面对的问题,股东分红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这是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是法律不能违反!
那很多朋友会问:有办法没?
我的回答是有办法!
到税收洼地也就是政府出台有优惠政策的地方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拿到政府核定征收的权利!一般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为:0.5%—3-5%之间!
业务操作是
1 ,把公司设计和咨询服务费交给个人独资企业执行!个人独资企业开票100万,个人所得税征收率在1%左右,就是1万元!节约19万个人所得税!
2,有专业税收筹划公司执行,做的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服务流四流一体化!
3,所得税后财务做分红处理,直接按照利润分配把钱转到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卡!达到分红的目的!
4,我们早已经操作很多案例。
到此,大家对基金分红为什么能节税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基金分红为什么能节税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