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的传播者,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将结合CMS课程的学习内容,对结课答辩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从事媒体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一、CMS课程概述
CMS课程,全称为“媒体传播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媒体传播素养、提高传播实践能力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
1. 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媒体传播的本质、功能、特点等。
2. 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国内外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媒体行业的发展脉络。
3. 媒体传播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媒体传播实践能力。
4. 媒体伦理与法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确保媒体传播的健康发展。
二、结课答辩内容梳理
1. 媒体传播的本质与功能
在答辩中,我首先阐述了媒体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分享和交流。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分析了媒体传播的功能,包括:
(1)传播信息: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受众。
(2)引导舆论:媒体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3)教育功能:媒体具有教育功能,能够传播知识、提高受众素质。
(4)娱乐功能:媒体为受众提供娱乐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2. 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结合国内外媒体产业发展现状,我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
(2)媒体产业的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媒体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
(3)媒体产业的监管政策:政府对于媒体产业的监管政策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媒体传播实践
在答辩中,我分享了自己在媒体传播实践中的经验,包括:
(1)***报道:如何选取***素材、撰写***稿件、把握***角度等。
(2)活动策划:如何策划、组织、实施各类活动,提高活动效果。
(3)新媒体运营: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效果。
4. 媒体伦理与法规
针对媒体伦理与法规,我提出了以下几点观点:
(1)坚守职业道德,确保媒体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
(2)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关注社会热点,传播正能量。
通过CMS课程的学习,我对媒体传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结课答辩中,我结合所学知识,对媒体传播的本质、功能、产业发展现状、实践经验和伦理法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体传播能力,为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克·波斯特. 传播的焦虑[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2] 麦克卢汉. 媒体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刘建明. 媒体传播学[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